交界处的空间站

写作环境分享:Markdown下使用Typora+Easymark+Dropbox实现多终端同步码文

作为一个喜欢码字的人,需要流畅的书写环境。原则上说,有一根笔一张纸就可以开始做任何事了,想要获得数字化的字符,PC端有中文输入法+Windows的notebook就可以了,移动端有系统内置记事本也好,更何况,内容往往比写作环境更重要。不过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方面我还是比较娇气的,所以折腾了很久,现在得到的结论让我很满意。 一个优质的写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流畅:无论是PC还是移动端,选择操作起来最舒服的那个,要求敲字的时候有动力行云流水地继续敲下去,而不是卡顿到感觉自己在吃屎。 管理:操作时可以方便归类整理,通过时间、分类、标签等方法分类。 同步:PC和移动端随时都能继续编辑之前未完成的文本,无缝连接自己之前的想法。 安全:永远可以掌握数据,随时得到本地数据的导入导出,拥有自己的东西。 兼容:文本格式可以兼容多种软件的渲染,方便在各个环境中应用。 发表:有一个公开的网络平台发表自己,让读者可以在PC和移动端都轻松地阅读。 下面,介绍一下我目前确定的的Markdown下使用Dropbox联动Typora+Easymark的文本书写环境,并简单说说这几年来折腾过程中对其他选择的评价。 [toc] 1.Markdown简介 一种可以让大家快乐写作的标记语言。 Markdown的简介在网上一抓一大把,随便搜索一下就有很多教程和介绍,这里就简单说两句。 Markdown的主要优势是通过记忆一些简单的符号,就可以省去在富文本编辑器(比如Word)中和格式作斗争的烦恼,把书写内容和排版分开。写作者一般只要求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希望能着重于纯粹的文本语句推敲,二是可能需要对文章的逻辑进行组织。 只要在文本之间加入用于渲染标记的markdown符号,拥有解释markdown功能的渲染器就会把文本渲染出来,形成具有样式(格式)的文档。这样一来,写作者就可以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书写而不是排版上了。 Markdown的另一个优势是,它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只要将markdown文件的内容直接复制到其他渲染器中,可以生成同样格式,同样排版效果的文档。这样一来,格式就通过标记符号保留了下来,不需要其他软件帮助保存格式。 Markdown得到采用的一个原因是,程序员们很喜欢在自己的技术文章中插入代码,被展示出的代码应该高亮显示,以方便阅读。因此,markdown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书写有条理的技术型文章。即便是抒情散文,有时候你也想要加个斜体啊粗体啊引用啊之类的对吧 1.1 和WordPress联动 之前也说过,采用插件WP Editor.md或作者最新推出的Wp-HyperMD即可。 一个小问题是目录不能通过markdown默认的目录[toc]直接导入,需要在设置中开启,并下载插件Table of Contents Plus,之后就可以通过输入[toc]实现了。 2.PC端markdown写作工具 – Typora 在官方网站就能下载,应该是我见过的最舒服的markdown软件了,居然还是免费的,开发者真是大善人。 特点如下: 实时渲染,所见即所得。虽然写的时候是用markdown写,但只要没有光标没有放在存在markdown格式(比如两个星号表示加粗)的部分,就不会显示markdown符号,而是显示已经被加粗的文本。这样的做法既照顾了写作感受,又照顾了观看感受。 对markdown写作提供了大量优化,比如按一次回车就意味着换行,再比如输入[键会直接出现一对双括号,Ctrl+数字修改Heading级别,Ctrl+K插入超链接,等等。 提供多种主题,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字体和背景颜色,在官网有多种可以下载的主题,如果愿意折腾,CSS文件也都是公开的,可以自行修改,把写作区域弄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支持在现主题渲染下多种格式导出:PDF、HTML、docx、Epub、LaTeX等,方便分享。 支持Windows、Linux、macOS多平台使用。 强烈推荐。 2.1 Typora使用心得 列出一些我认为值得了解并采用的Typora使用小技巧: 设置 在「启动选项」中勾选「重新打开上次使用的文件和目录」,方便整理管理。 支持Markdown扩展语法:上标、下标、高亮、内联语法等,需主动开启。 智能标点可以自动修正打错了的上引号和下引号。 默认复制行为建议选择复制markdown源码,方便复制到简书之类支持markdown的博客。 文件 Ctrl+P快速打开最近文档列表。 编辑 可以选择复制为不同的格式,可选Markdown、简化格式后的内容、HTML或纯文本。 空格与换行:Typora的一个特点是默认打一下回车换一行,而不是Markdown一开始设计的一个<br></br>算一行,两个<br></br>算一段。 段落 Ctrl+数字(从1~6)对应标题级别变更,从H1到H6。 Ctrl+T制表,表格内Ctrl+Enter和Ctrl+Backspace添加删除行。 Ctrl+[或]调整列表缩进等级。 格式 Ctrl+B加粗,Ctrl+I斜体,Ctrl+U下划线,这些都和Word一样。 复制一个链接后,选中一段文本,按Ctrl+K为该段文本添加位于粘贴板上的该超链接,再次使用取消超链接。 Ctrl+\取消样式。 视图 启用侧边栏,并采用大纲视图和文件树视图。 支持专注模式(只高亮显示当前编辑段落)和打字机模式(固定视角为当前段落位置正中),我个人写东西时思路比较混乱,不太习惯这两种模式,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显示状态栏,可以方便地在下方新建文件或改变文档排序方式等。 F11开启全屏,这个我也不是很习惯。 可以调整整体大小,快捷键是Ctrl+Shift+-和Ctrl+Shift+=。防止眼花。 主题推荐 最后推荐一个官网主题,Techo,背景是淡黄色不伤眼,对中文有特定优化,比如斜体改为宋体字之类(中文一般不采用斜体作为标注)。 2.2 其他替代品 大名鼎鼎的VS code也可以安装markdown插件,Vim和Notepad++更不必说。但他们都并没有对写作者本身的感受进行优化,就很僵硬,如果不是特别经常使用那些编程的文本编辑器,而是经常做自然语言的写作,还是推荐Typora。 2.3 PC端发表 Typora自身的导出功能自不必说,多种格式可以适用多种情况。 可以采用GitBook方便管理版本发表到网络上。GitBook的教程可以看看网上的人的经验分享,这样的或这个。 当然了,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是更好的。懒得折腾独立博客的话,我推荐简书作为博客网站。 3.Android端Markdown写作工具 – 易码Easymark 一个基于Markdown的Android手机写作软件,轻巧实用,简单介绍一下。 可以在酷安以及Google Play上找到下载。 3.1 使用心得 易码采用了两种分类模式,一种是根据笔记库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根据标签进行分类。 笔记库:笔记库是笔记文件真实存在的存放区域,根据笔记库分类,就是根据文件的实际存放位置进行的分类。新建笔记库时可以选择新建本地笔记库还是云同步笔记库,选择一个云同步软件后,按照要求创建笔记库,登陆有关云同步软件的账号,就完成了。所有在易码中的添加、删除和修改都会即时同步到关联好的网盘中。 标签:会在后缀名为.md的文件的后以@作为开头加上标签,在手机上,易码会识别文件末尾的@并提取出标签显示在界面中,方便整理。比如我的这篇文章叫做「我的写作环境分享」,我给它添加了两个「技术」和「2019」两个标签,这个markdown文件在电脑上显示时就会叫我的写作环境分享@技术@2019.md。易码会整理所有已经关联到软件上笔记库中的笔记,将其按照标签进行各自分类。 易码编辑文本时本身排版功能比较差,但是有一个其他同类软件都没有的很好的功能:调节字体大小。当然了,开发者做这个软件本意只是让大家写起来方便一点,对排版照顾不多。如果用着不爽,你行你上,该软件支持自己添加css文件以及添加字体,让自己看着更舒服。 3.2 其他替代品 之前看有人推荐Markdown X,但我用它关联Dropbox失败了,就放弃了。而且它确实不如易码。此外,易码是国人团队开发的,对我们很友好。希望作者再接再厉,努力更新,以后出付费版的话我肯定会买的。 现在印象笔记也支持markdown了,关于云笔记类软件,后面我会再说一下。 3.3 移动端发表 易码自带生成图片分享功能,虽然排版精美程度不及锤子便签之类,但可以进行一定微调,也够用。 如果已经导出了自己满意的富文本格式文档,也可以试试其他移动端文字排版生成图片的软件,这里推荐Zine,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功能排得非常花哨,甚至可以一键出pdf小册子分享,很精美。 总之,手机上发表图片化短文本的应用很多啦,反正文本在自己手里,用哪个软件发表可以再慢慢挑了。 4.多终端同步网盘 4.1 地球 地球上有很多云盘工具,比如Box,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之类。这些东西,当然,除了国内能用OneDrive的客户端版外,其他的都被墙了。 Dropbox免费提供2GB空间;Google Drive免费提供15GB空间;OneDrive免费提供5GB空间,购买Office 365就升级到1TB,我的学习工作文档都存在OneDrive中,收藏的一些书籍存在Google Drive中。对文字性质的东西来说,都够用了。 就写作的文件而言,我现在在用Dropbox,很流畅。 4.2 这国 除了老老实实向党国卖屁眼合作的OneDrive可以用Windows自带应用版以外,猪圈把地球上的云盘类软件都封杀得一干二净,国内由于利润问题,相关企业也都倒闭得不行了,目前只剩下了坚果云这一家能用的。如果懒得折腾爱国上网,就用它也不错,其实不输给Dropbox,我很喜欢。 对刚才提到的易码来说,原则上讲各种支持WebDAV技术的软件都可以使用,其自带对Dropbox、Google Drive和坚果云的支持,都可以选用。 5.其他解决方案 5.1 Word 其实用Word码字也不是不行,尤其是作为社畜白领的话,更是需要认真掌握这玩意。Word的合作编辑功能其实非常有用,但如果只是要写短文,还是略显臃肿。 5.2 云笔记类软件 学会Markdown标记语言,并使用上文中介绍的Typora+Easymark+Dropbox,相当于实现了一个云笔记系统,即将各个终端的笔记内容时刻同步,并流畅地管理和编辑。不过实际上也用不着那么麻烦,直接选用市面上已有的云笔记类软件,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但是,云笔记类软件有一个大问题:如果提供服务的公司歇逼了,我在他们公司上面的信息怎么办?管理时该如何再整理?我该如何才能方便地把它们转化为其他格式?笔记被封装得太好,有好处也有坏处。安全起见,我依然建议保留比较通用的格式。 Evernote(印象笔记) 地球上最好的云笔记类软件,反正我是掏钱了。 主要特色功能: 管理:可以对笔记进行分类归纳,以 笔记本组 – 笔记本 – 笔记的结构进行整理。 分享:可以生成基于印象笔记网站服务器的网页进行线上分享。 剪藏:可以直接把自己看着不错的网页内容摘抄下来,配合Chrome浏览器上的插件即可方便使用。 合作:可以共享笔记或笔记本,合作编辑文件。 进驻猪圈后的品牌名是印象笔记,对圈内互联网环境做出了优化,如可以分享给微信好友之类。近期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还不错。 之前一直在用Evernote写东西,但是Evernote也有它的问题,一方面版式设计奇丑无比,PC端的字小得像你妈逼一样,也没有提供百分比放大视图的功能。此外,手机版对手机写作也不太友好,一方面是软件本身比较臃肿,敲字时明显感觉有卡顿,另一方面是新笔记默认每段之间行距相同且在手机上没法改,就让人很不爽。 目前我主要用Evernote剪藏一些需要回过头来学习的笔记和网页素材,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资料库用了。即便以后Evernote倒台了,收藏的这些素材也不需要反复管理编辑,只要保留成为可以观看的html格式文件即可(当然了,即便这样还是有点不方便的)。 OneNote 微软爹的云笔记软件,目前在品牌机的Win10里默认安装,好评推广中。 微软爹倒是不可能倒台的,不过OneNote对笔记功能本身的优化差强人意,笔记管理上个人感觉不如Evernote舒服,但PC端编辑比Evernote强很多。 如果屏幕支持触控笔,还可以写写画画,适合拿个Surface上课时配合课件记笔记(公式之类)。 OneNote也在Chrome上有剪藏插件,可以试试,配合正版Office提供的1TBOneDrive空间,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他国内云笔记软件 有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都很好用。用过并且推荐为知笔记,同样支持Markdown。 不采用国内软件的原因是国内厂商各种产品竞争激烈,指不定哪天哪家就歇逼了,到时候处理起来会很麻烦。 5.3 Scrivener 适用于PC端的写作软件,功能复杂而强大,Mac版比Windows版做得好,适合常年需要在PC进行文字工作的人。 主要特点是可以对文本分块地书写、查看、归类、和批注,适合大型写作项目的文段整理。 排版呈现功能相对偏弱,着重于文本与资料的创作组织。 适合对中长篇小说和纯文本论文进行写作。 支持把工程文件导出为PDF和Word。 网上没有太好的系统化的教程,等我折腾明白了写个教程(咕咕咕)。 5.4 TeX 一种由一位愤世嫉俗的大神开发的排版引擎,经过后人的改造,现在大家一般采用使用起来比较像是在说人话的LaTeX。下载有关解释器即可快乐排版,一键印书。 主要特点是支持几乎所有类型的数学公式的写作,可以将其整洁地呈现出来。当然公式的符号表记系统比较复杂,得学一阵子的。 适合对需要印刷向的排版的文本的写作,尤其对需要输入公式的文章有帮助,比如科技论文。 支持导出为PDF,排版效果可以执行到书籍出版级别(对断行、分页、页码、脚注和页边距等等都有专门的支持),对想要私印文字类非法出版物的人来说是个很不错的东西。 教程可以看这个。 结语 写不出字来怨软件是常态,很多时候突发奇想琢磨折腾工具,反倒偏离了最初自己作为写作者的应用(消费)目的,不如直接出发,拿出简单的工具进行创作。 然而,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为了能让自己获得激励,我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的编辑界面上直接写东西。但这并不是个好习惯,尤其是想写长一点的东西的时候,遇到审查和软件崩溃等问题就很麻烦。比如可能有时候大家习惯在微博上直接写东西吹牛逼,写一半高兴了没写完,就习惯把一些开心的想法文本存到草稿箱里,然后软件一重装号一炸之类,就啥都么得了。 如果沉浸于此,这个过程中的确会有一种「哎呦我操我要发文了要得到大家的积极回应了我好开心呢」的预期。但说到底这都是自欺欺人,想要立刻发出来点什么获得正向反馈,这种做法和大家常常嗤之以鼻的「下等人就知道刷快手抖音」没什么区别。这种心态,我理解,毕竟我也这样,大家都这样,但还是要努力克服,想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找到获得反馈激励与厚积薄发之间的平衡点,把本地文本管理工作做好,尽可能创作出优质作品。

建站心得:GoDaddy+VultrVPS+LNMP+WordPress建立博客网站及其过程细节总结

折腾了三天,终于弄得差不多了。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怎么弄一个自己的网站。 为什么要建个网站呢,主要是为了给我的吹牛逼文归档,方便自己看以及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并没有钻营SEO成为某领域吹逼大咖割韭菜的想法(也没这个能力(在这个时代,想通过个人博客这么做也不靠谱,不如运营微信微博知乎)。国内的blog大多太low,后来发现了简书,做得不错,功能到位,我很喜欢,就放弃折腾了。但我的简书今年年初吃了一发赵弹攻击,一半的文都被锁了。于是我重新捡起了大二时候三分钟热度学习的web开发知识,这次必须把这玩意整明白了…… 好狠啊,怎么能这么狠啊!我只是个喜欢和同学吹牛逼的小透明啊! 这年头网上资源一找一大把,想学什么都有。直接Google「VPS 建站」「VPS V2ray」之类,就ok了。大家也想搞的话,看看下面这几篇文,按部就班操作,就够用了。 关于如何购买VPS和具体的操作,这里采用了以下两篇攻略,写得很到位,完全够用,向他们表示感谢: 1.VPS+LNMP+WordPress搭建属于自己的博客【Vultr实测记录】 2.WordPress建站: 便宜VPS+LAMP搭建+博客一键安装教程【Hostwinds/Vultr/搬瓦工VPS亲测】 关于如何搭建爱国上网平台,采用了以下攻略,感谢V2ray开发人员的凿墙精神和写脚本的这位老哥: V2Ray搭建详细图文教程 关于如何用爱国上网软件来加速境外游戏,采用了以下攻略,感谢SSTap的编写者: 1.怎样使用V2Ray代理玩如绝地求生/LOL台服/战地3/黑色沙漠/彩虹六号等外服游戏? 2.sstap正确游戏代理教程 从此绝地求生加速不求人 附推荐版本去升级提示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活着就是这样,自己不主动去做一些事情——起码得了解一下这些事情——就会有别人去替你做,然后自己很可能不喜欢,事情就会变得麻烦了。 关于具体过程,下面写一点笔记,记录自己照猫画虎建站过程中的心得。当然了,我也不懂计算机,只是在这里尽可能地说人话,把整合网上已有资源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捋清楚,给自己的思路留个档。如果哪里胡说八道过头了,请迅速辱骂我。 0.关于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知识的碎碎念 这年头,能把人培养成熟练技术工人级别的教学资源都是随手可找的。说实在的,所有有关不能掌握知识的问题都出在日常短时反馈的诱惑上,而不是资源不足,路径太少。人的本性是寻找新鲜刺激的,天天刷头条快手抖音或者开副业蜻蜓点水式地学点别的才是一般心态。 觉得自己赚不到钱,转行去当程序猿,认真自学个半年一年也能做一些基础的项目了,虽然到了中年肯定不会特别有出息,但也比一些缺乏进展的维持性质行业要强。这都是个人选择,热爱折腾的人就会多折腾一点东西。即便不从事有关工作,整合一下别人打包好的资源(网络上好心的dalao真的很多),拿来主义式地做点有意思的东西也挺好。 想做东西的话,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只要开始了认为自己「在做事情」的状态,是不是在被认可的工作状态也无所谓。没有想法的话,每天上班也只是浪费生命。如果对工作的具体内容完全不感兴趣,那还不如不工作。毕竟想要在工作上发展就得学习,想要学习就得有那么一点兴趣。除非说这人不想发展,就另说了。 1.基本概念 1.1 网站的构成 前端-网页端 就是指网页是如何生成并让大家看见的,浏览器会遵循相关规则对网页上的内容进行操作。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容是把网页分成几块,块里面放什么(主要就是文字和图片)。我们想要展示的内容会按照HTML文件内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列出。 CSS:层叠样式表。可以修改HTML文件内容的样式,所谓样式可以被理解为内容被展示出来的格式,比如这段文字什么颜色,那个图片放在哪,文字和图片之间距离是几个像素点之类。 JavaScript:一种脚本语言,为了碰瓷伟大的Java起了这么个名。其被广泛用于网页脚本,浏览器通过解释执行JS脚本,操作上面说的HTML和CSS文件。这样一来,用户只需要进行一些操作,就会看到网页上的内容发生改变了。 想要把博客做得漂亮好用,主要是学这个切个网页。学这三个东西只能写出来个静态网页,就是和服务器数据库没什么关系,只能看着好看,有表面上的内容,无法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后端-服务器端 浏览器(Chrome之类)发起建立连接请求,通过网络协议(http之类)与服务器建立连接,Web服务器(Apache之类)保持连接,获取浏览器想要的数据,服务器通过连接返回内容给浏览器,浏览器把数据呈现出来。 后端的内容是怎么处理服务器所在电脑上存储的数据。服务器端主要数据库进行交互以处理相应的业务逻辑,要实现具体的实现功能、数据的存取、平台的稳定性与性能等。 后端有很多选择,这次用到的是LAMP。 1.2 VPS是什么 想要建立一个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网站,需要有一台连接到网络中,一直开着Web服务器软件的电脑。这个事让自己的家用电脑24小时开机来做,明显很不靠谱。一方面家用电脑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都是为了高性能而不是高稳定性准备的,24小时开机费电不说,电脑还很容易光速报废,远远不如专业人士准备的东西好用,另一方面,作为0技术的屁民,需要瞎折腾很多东西,得不偿失。 网络上为喜欢折腾的群众准备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虚拟空间,另一种是VPS。 虚拟空间:Web服务器软件已经配置好的小型服务器,只等着您装个网站软件就能直接开始用了。好处是一键上手,即开即得直接用,功能完备;坏处是可操作性差,只能用来建个网站,有些虚拟空间服务商只会提供一个提供有限功能的操作面板,有一些具体定制化需求还需要联系客服解决。 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的简写,一个拥有独立IP的从零开始的虚拟机,可以(必须)自己瞎折腾,从头开始安排Web服务器软件。 一般来说,前者更便宜,后者更贵。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我四年前接触这个领域时相比,等配置的VPS价格都已经比四年前的虚拟空间价格要低了。 当然了,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建博客,从长期维护角度说,用虚拟空间性价比更高,减少个人折腾时间成本,我这里就瞎折腾一下,以后真遇到什么问题了,实在不行把备份打包一份扔到猪圈内的服务商那边嘛。 1.3 WordPress是什么 WordPress是一个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就生成一个迅速就能用的博客网站的软件。该软件后端采用了PHP语言,数据库采用了MySQL。所以要用WordPress,就得先把PHP和MySQL啥的装好了,好在网上已经有一群大善人把这些东西都打包好了。(见下一节) 在参考别人博客的过程中,看到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博主采用了Typecho来建站。于是也装了一个Typecho试了下。Typecho的确如其作者说的那样,是一个比较简洁回归本心的建站软件,基本模板就很清新脱俗了。然而,作者已经跑路不更新了,社区生态上肯定不如大软件,为了装逼用小众东西什么的,还是省省吧,我这种小白,从主流软件学起比较好。 1.4 LNMP是什么 LNMP指Linux + Nginx+ MySQL+ PHP,是网站采用的运作环境的统称。在网上有一群大善人,整出来了一个打包安装LNMPA(Linux/Nginx/MySQL/PHP/Apache)的Linux脚本。直接在VPS主机里输入指令,就能霹雳吧啦地把他们下载安装好。 现在,很多网站都是用LNAMP做的,LNAMP是以下这些东西的统称: Linux:大名鼎鼎的开源操作系统内核,也泛指基于该内核的各种魔改版本操作系统。我这里采用了Debian。 Apache/Nginx:这俩都是Web服务器软件,可以只用其一或交叉使用。没有Web服务器软件,电脑就不能变成一个在互联网上被识别的服务器。 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的习惯是,要把东西登记到一个表格里,这样使用和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必须要有数据库。 PHP: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脚本语言,非常泛用。 2.租了VPS能做什么 原则上说,和自己连着网的电脑相比,VPS的意义在于有了稳定自由的公有IP,其他没啥不一样。所以除了IP问题,能用VPS做的,自己的电脑都能做,如果要做额外的事情,那就是利用好公有IP这个资源了。 Vultr的最便宜垃圾小机器一个月5刀,不是很贵(QQ超级会员/手游月卡?),好好折腾,物尽其用。(当然,糊了也不心疼…… 2.1 搭建个人网站 如果不是想要靠个人网站展示自己的能力来敛财,只是单纯地表达欲旺盛,完全没必要自己建网站,用博客平台就行了。博客平台各个方面都比自己建网站要好用,但在这个随时随地会被赵弹干烂的时代,喜欢胡说八道的人,有一个小小的自留地还是很舒服的。当然了,VPS也经常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一封一大片,而且如果社工学搞得不严谨,盖世太保想请你喝茶就会请你喝茶。倾巢之下,没有完卵,且活且珍惜。 2.2 用作爱国上网平台 当下比较流行的爱国上网方法的原理就是把自己的数据请求加密后发送给境外的爱国服务器,然后再返回解密,所以只要有一台安装了相关软件的服务器,就可以顺利爱国上网了。当然具体爱国上网还要设置一些参数,参考相关的说明书,现在这些玩意都有伟大的前人们包装好了,设置起来都不难。 不过呢,VPS爱国上网归根到底是不靠谱的,毕竟Shadowsocks啊V2Ray啊啥的都是开源项目,真以为几个天才少年琢磨一个就能对抗党国的红客精英啦,要是选择用这条路折腾的话,要做好折腾到底的决心。如果想省心,还是老老实实买大厂的VPN。 2.3 用作游戏加速器 游戏加速和爱国上网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游戏加速非常依赖延迟,没有一个牛逼一点的服务器是不行的。哪个服务器对哪个游戏延迟低,得自己多测试测试,也可以上网找一找相关测评。一般来说,自己搞的小水管肯定没专业人士弄的服务器牛逼,加速效果往往一般,如果是多款游戏的重度发烧友,还是老老实实买商业化的游戏加速器交智商税,专业化分工提升生产效率,不要瞎折腾了。 2.4 个人云盘 使用OwnCloud可以做到这一点。就是自己搭个百度网盘那种感觉。 不过呢,用外国爹的VPS的话,一方面是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指不定哪天就被墙了。有这个需求,还是建议买阿里和腾讯的。 2.5 选哪个VPS呢 不想备案的话,咱们支人当然首选皇国的,离得近,港岛就不要想了,虽然快的一笔,但都是马云爸爸的,需要用其他爱国上网软件装成外国爹才能注册使用,挺麻烦的。 主要外国爹相关服务提供商有:Bandwagon、Vultr、Linode等,上网查一搜一大片。 不过随着各种机场的兴起,皇国的已经被支人挤爆了,别说游戏加速了,就算是晚上看个视频都会卡爆,非常时期,我党扫荡起来皇国的IP也是非常霸气,经常一扫就死一片,到时候还得换IP重新装服务器,很麻烦。当然大家也没得选,一般只有日本、新加坡和美西能用(物理距离限制)。 3.Linux操作小结 总之dalao们都是用Linux编程建服务器的,我们小白只要知道Linux很牛逼,有各种好处就行了,跟着学就是了。 VPS上装的Linux没有图形化操作界面,所以就要全都通过Linux的指令进行操作。稍微用一下就习惯了。 首先要下载软件终端模拟软件Xshell或Putty。用这个软件远程遥控VPS服务商提供给我们的服务器,在这样的软件里用命令行操作Linux系统,进行一系列部署。 3.1 如何操作Linux 网上都能随手查到完整的指令列表。在这里,记一些常用的基础指令,刚开始用的时候,知道这些就够用了: 常用按键: Tab:按Tab键,自动补全当前目录下存在的文件/目录的剩余名称。 Ctrl:在脚本运行时候,按上下左右退格键不会产生对应操作,而是会出现对应的神必符号。这个时候要按住Ctrl键才能使用对应效果。 神必代号: ..:上一级目录(文件夹)。 .:当前目录。 *:通配符,意思就是可以指任意字符。 常用命令: cd xxx:进到xxx目录里。 mkdir xxx:创造目录xxx。 ls:列出当前目录内所有文件。 mv xxx yyy:移动xxx到yyy或重命名xxx为yyy。根据xxx和yyy是文件还是目录决定。如果yyy不存在,就把xxx改名为yyy。如果xxx和yyy都是文件且yyy存在,就把xxx移动到yyy所在位置并覆盖。 cp xxx yyy:复制xxx到yyy或复制xxx为yyy。和上面那个类似。 cp -r:复制xxx下面的所有东西,用这个才能复制目录。 rm xxx:删掉xxx文件,默认不能删目录。 rm -r:删掉xxx文件以及里面的所有文件。 rm -f:强行删掉xxx文件,无需确认。 rm -rf:强行删掉xxx文件以及xxx文件下面的所有文件(用来删目录)。 vi xxx:进入vi文本编辑器,修改xxx文件。如果xxx不存在,就生成一个xxx。 3.2 Linux选什么 Vultr的VPS提供了很多种操作系统让大家选择,这下面除了Windows,全都是Linux或Unix内核的系统。 当然了,我对这些东西屁都不懂。所以就按照网上dalao说的,选了Debian 8。反正这些东西在基本功能上都大同小异,只是有的Linux发行版默认用这个指令,有的默认用那个指令,遇到想用的不会的,或者没有预装的,Google一下,拿来主义,就全都知道啦。只是操作的话,也不是很费劲。 3.3 Vi 一个非常好用的文本编辑器,看了下介绍,似乎是挺麻烦的,但是应该是那种学会了之后能让打字效率变得很高的玩意,等我整明白了再回来装逼。在Linux里,想要编辑文件,主要是用vi指令呼出Vi文本编辑器对文件进行编辑,一开始知道一些基本操作就行了: Vi的操作模式: 命令模式:默认的模式,用上下左右调整光标位置,可以对文本进行以行为单位的操作。 编辑模式:命令模式下按==i==进入,和平常用的Windows记事本差不多效果。再按Esc返回命令模式。 命令行模式:命令模式下按==:==进入,然后屏幕最下方就会出来一个对话框,在里面输入对应的指令再回车,就能有对应的效果。比较常用的是==q==表示退出,==wq==表示保存并退出。再按Esc返回命令模式。 4.折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网站优化 CDN CDN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简写,意思是内容分发网络,可以理解为网络信息的「通道」,像是个快递中转站。域名连上了CDN之后,会先走CDN的通道对服务器提出请求,再返回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不仅仅通信速度变快,而且只知道域名而不知道真实IP的黑客就不能直接通过各种方法点肏我们的服务器了。 让全站获得CDN服务的方法就是找一个CDN网站注册,并对自己的IP和域名通过该网站进行DNS解析,就OK了。优先推荐外国爹的CloudFare,当然,用了外国爹的产品,加速就不要多想了,随缘就好,他们保不准会给你先走美国再走日本新加坡绕一圈回来,所以我用了CloudFare的CDN后,访问速度明显下降,还是算了算了。 小网站的话,其实也没人会肏你,这里就瞎折腾一下。猪圈内的免费CDN也有不少,但是都需要备案,不需要备案的都要收钱~ SSL证书 SSL是security sock layer的简写,是一种网络安全传输协议。所谓SSL证书,直观地说,就是Chrome左上角那个小锁。那个的意思就是,用最先进最牛逼的HTTPS协议通讯时,有牛逼的第三方dalao认证,大家都在使用某种加密方法对信息进行传输,不会有黑客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把信息偷走。对应的SSL被干烂的现象就叫做SSL证书劫持,即第三方dalao的加密通道被换成了黑客的,但是你还能看到那个小锁,实际上这个时候输入什么数据神必人那边都能拿到了。 当然了,实际上个人建个聊天博客,也不可能输入什么太重要的东西,甚至压根都没人来偷。但都进入https时代了,自己网站连个小锁都没有,实在是太low了,小白用户点进来看见Chrome左上角亮红灯警告,肯定就直接被吓跑了。为了照顾大家感受,还是得折腾一下。 这个东西,一般来说是要掏钱的。但是有一群叫Let’s Encrypt的大善人,免费给大家安装证书,大家要感谢这些公益项目负责人。lnmp1.6自带了Let’s Encrypt的证书安装,dalao们都帮忙打包好了,连配置操作都不用,直接输入你想安在哪就行。参考相关设置,使用指令==lnmp ssl add==即可安装。 速度优化 有关访问速度,机房线路问题完全看脸,但是WordPress自身依然有软件上可以操作的地方,如下: 字体采用 网站可能会加载来自Google的字体,速度相对较慢,采用插件Useso take over Google取消这一设定。 用户头像 采用插件WP User Avatar,禁用WordPress自带的Gravatar,读取速度会更快。 压缩前端代码 采用插件Autoptimize,把HTML/CSS/JavaScript全都勾上就行。 压缩图像 采用插件EWWW Image Optimizer,这里遇到了一个问题,lnmp1.6安装的php默认是关掉exec功能的,插件就没法生效,得编辑php的配置文件改一下vi /usr/local/php/etc/php.ini,在vi编辑器下\exec一下找到disable_functions = passthru,exec,system,chroot,chgrp,chown,shell_exec,...这行,删掉exec就ok了。 4.2 经常备份 前两天整SSL证书的时候,把WordPress的url改为https开头,然后就进不去WP的后台了。还以为是给整坏了,于是怒删服务器重装……后来发现是自己忘了管理员登录密码( 但总之好在之前有备份,所以很快就恢复了。 如果瞎折腾,其实是很有可能突然暴毙的。但一般来说,作为小白用户,不作死就不会死。不过选用WordPress很大一个愿意就是方便折腾,不然我还不如继续在猪圈里用其他博客平台苟活。 我还没太想明白WordPress怎么备份起来最好,暂且采用了插件UpdraftPlus,一键关联自己的Google Drive/Dropbox等网盘就行了,很省心。当然也可以自己手动FTP到本地上。 目前我清楚的是,只要定时备份这两个东西,把它们存到我的电脑上,网站就肯定不会彻底暴毙: MySQL的数据库文件 WordPress网站目录下的全部文件 WordPress的一些文本、图片和配置内容被写在了数据库里,而网站中的一些插件和具体的运行部分之类的内容则存在网站目录下,在数据库里做个登记。这两个东西就包含网站的全部内容了,这么一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牛逼啊,大幅提升了对内容的管理效率。 4.3 功能实现 WordPress牛逼就牛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开发的群众数不胜数,这让WordPress本身拥有了一个很好的生态。对小白来说,无论想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都可以通过搜索对应的插件实现,减少折腾。有点能耐的,实在不行,也可以自己造轮子,帮助自己学习造轮子的实例和开发者文档一抓一大把,微调或山寨起来也很方便,高效折腾。 以下列出一些需要的实际功能: Markdown写作 采用了插件WP Editor.md,使WordPress支持Markdown写作,是目前WP上最好用的Markdown插件。(实际上不用Markdown也行,大不了用其他Markdown插件导出html页面copy到编辑器里) 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小问题,由于作者已经8个月没有更新了,把全站url改成https后这插件就歇逼了。这是外链的思维导图资源库采用的链接依然是http导致的,在设置里给它改成https就好了。 我一直是Markdown的脑残粉,关于Markdown,过两天写一篇自用总结。 评论 采用了插件wpDiscuz,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好看的评论功能。 文章归档 采用了插件simple yearly archive。只要在页面中键入SimpleYearlyArchive并在两侧加上[]就可以获得一份按照年度对所有文章进行归档的列表,非常好用。 首页显示文章摘要 采用了插件WP-UTF8-Excerpt,这是个专门针对双字节语言的小插件,可以自己规定文章页之外只显示文章的多少内容。 字数统计 采用了插件WP Word Count,统计中文字符完全正确。可以看看自己一共码了多少字,看着很爽。 订阅 除非是真爱粉或者查询相关新闻的刚需,不然一般人不会反复打开博客主页,查看博客是否更新,直接把文章推送给读者,才是最实在的。 RSS 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简写,一种提供博客内容聚合的内容包装协议,说白了就是早年的博客「订阅号」功能。现在咱国各种内容订阅服务被微信或者头条之类的猪圈强行垄断,大家都傻呵呵地用公众号,看腾讯爹脸色行事,实际上是相当不自由的。 只要登陆RSS网站如目前最好用的feedly,注册一个账号,再把网站的feed源url添加进去,就可以用RSS网站看自己喜欢的独立博客博主的推送啦。WordPress自动准备好了feed,只要在域名后加一个/feed就是feed的地址了。比如本博客就是aturret.com/feed。feedly也有手机应用版本,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些优质博主的内容,作为一个学习者而不是韭菜,看优质独立博客比看傻逼十万加公众号强多了。 采集其他博客的内容 采用了插件蜜蜂采集,专门应对国内把文章从微信公众号和简书、知乎专栏等博客搬家过来的需求。手动采集免费,自动采集收费。这是个很有想法的软件,然而公众号格式放到这来基本就是一坨屎,我用它搬运了几篇没有被锁的简书文章,还不错。 Piwigo图片托管 看到那位我喜欢的博主的网页上有个Gallery页面,我觉得挺酷的,就查了一下。原来她用了一个叫做Piwigo的图片托管程序,大概意思就是,把照片上传到网站上,记录到数据库里,用它整理,大家可以在上面进行分享和评论。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挺不错的,相当于自己弄个网易相册嘛,哎不对,网易相册已经歇逼了,现在好像已经没人用网络相册了……总之既然服务器的25GSSD没用干净,那就使劲造。 需要先弄个数据库: lnmp database add 这是lnmp的指令,意思是添加一个MySQL数据库。 然后在网站文件夹下建个文件夹,就叫gallery好了: mkdir /home/wwwroot/aturret.com/gallery 把piwigo里面的东西都拷贝进去,在浏览器输入aturret.com/gallery开始安装就行了。当然了,这个piwigo的设计师大概脑子有病,一进去就会提示读写权限不足,我也不知道为啥。总之对gallery文件夹下所有文件修正读写权限chmod -R 777 /home/wwwroot/aturret.com/gallery/就ok了。 虽然这玩意看上去很酷,但怎么方便地把里面的图片插入到WordPress文章中,我还没搞明白,搞明白了再补充。(要不然就别用了吧 自己造轮子 虽然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持续更新的免费优质WordPress主题(当然了,收费的往往更优质),但总觉得不能完全由自己在各个方面进行自定义调整参数,就看着不爽。 了解HTML+CSS+JS,稍微知道点PHP,就可以开工了。 1.来自博主「我爱水煮鱼」的WP主题教程 2.来自博主「露兜博客」的WP主题教程 等我学明白了,给大家写一些简单的小白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对抗专制、捍卫自由”的 N 种技术力量 – 编程随想, 2015.8 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 Shadowsocks 简介 – Vincent,2014.9 LNMP一键安装包 – lnmp.org 浅谈部分机场(SS/SSR提供商)的使用感受–毒药笔记持续更新中 – DUYAOSS, 2018~2019 [ShadowsocksR] 大概是萌新也看得懂的SSR功能详细介绍&使用教程 – Kirin,2018.3 从零开始VPS (三): VPS的各种玩法(完结篇) – jecvay,2015.1 个人博客网站优化的一点思路 – 佐仔,2018.12 如何给VPS搭建的网站做国内CDN加速? – dboy的回答 – 知乎 – dboy,2017.10 如何顺便在自己的VPS上搭个游戏加速器 – 米柚子,2018.11